近日,咸宁通城乡镇营服中心工作人员带着工具箱和宣传册,走进了这座位于通城县塘湖镇的静谧村落。他们的到来,让这个以留守老人居多的山村涌动着别样的暖流。
智慧助老:跨越“指尖”的距离
“闺女你看,这就是我孙子!”村民雷奶奶举着刚调试好的智能手机,屏幕里传来外地务工子女的笑脸。联通工作人员小陈蹲在老人身旁,耐心讲解着视频通话的操作要领。针对村里普遍存在的老年人“用机难”问题,服务队设立了“智慧课堂”,从清理手机内存到下载反诈APP,从微信支付到预约挂号,手把手的教学让老人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当雷奶奶成功拨出人生第一个视频电话时,皱纹里盛满的笑意比阳光更明亮。
网络深耕:织密家中的“信息网”
在村民汪大叔家中,工程师老吴正匍匐在墙角检测线路。“总说网络卡,原来是路由器被旧衣柜挡住了信号。”经过现场勘测,服务队不仅优化了设备布局,还将原有宽带免费升级至百兆。针对山区特殊地形,技术人员翻越三个山坡,在村东头信号薄弱区增设了微型基站。夜幕降临时,汪大叔家门口传出久违的电视剧对白,他特意端出热腾腾的米酒:“这下孙女暑假回来上网课再也不喊‘转圈圈’喽!”
安全护航:捂紧乡亲的“钱袋子”
村活动中心的桂花树下,一场特殊的“故事会”正在上演。服务队员用方言演绎着“冒充孙子要学费”的诈骗案例,老人们听得连连咂嘴。“原来链接不能瞎点呐!”78岁的李大爷恍然大悟。队员们发放的防诈手册上印着放大版的操作指南,还特别标注了联通反诈专线。现场为三十余位老人激活了境外来电拦截功能,村民王婶拍着胸脯:“有你们安的这把‘锁’,我卖山货收钱都踏实多了!
夕阳将联通服务车的身影拉得很长,返程路上仍有村民追着询问下次服务时间。这场覆盖适老服务、网络升级、技术排障、反诈宣传的立体化便民行动,如同在石港村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数字桥梁。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6142.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