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咸宁嘉鱼乡镇营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踏入了簰洲湾镇杨家咀村,将最新的网络诈骗防范知识,送到每一位村民的心坎上,尤其要为村中的留守老人和中老年人构筑一道坚实的防诈堤坝。
没有高深的术语,没有生硬的说教。营服工作人员小陈操着地道的嘉鱼方言,将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刷单返利”陷阱、“保健品”骗取养老钱、“子女出事”急需汇款等,掰开揉碎,用村民们听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你看隔壁村的老张家,就是接到个电话,说孙子撞了人要赔钱,急吼吼汇了五万块,结果孙子好好在学校上课呢!”小陈用身边鲜活的案例,瞬间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围坐的老人频频点头,眉头时而紧锁,时而恍然大悟,防范的弦在朴实的交流中悄然绷紧。
宣传并非单向输出。“大姐,您手机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没?来,我帮您下一个,开启预警功能,以后可疑电话短信它都会提醒您!”工作人员小李蹲在村民王婶旁边,耐心地操作着她的智能手机。针对老人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信息接收渠道有限的特点,营服团队重点推广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识别和屏蔽可疑来电、短信。在轻松的氛围中,穿插着互动问答。“接到陌生电话让转账怎么办?”“中奖信息能信吗?”“孩子在外地突然要钱怎么核实?”一个个村民关心的问题被抛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实用的防诈技巧在问答间深入人心。
考虑到部分高龄或行动不便的村民,营服工作人员还进行了重点入户走访。在村民李大爷家,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讲解了常见的养老诈骗套路,还特意叮嘱老人:“大爷,以后不管谁打电话让您去银行取钱、转账,哪怕说是您儿子,也得先给村干部或者您信得过的人打个电话问问,可不敢自己就去了!”他们细致检查了老人家中座机是否接到过可疑电话,并留下印有营服联系电话和紧急求助方式的防诈宣传单,贴在堂屋显眼处。一句句暖心的叮咛,一份份贴心的资料,为独居老人送去了看得见的安全感。
此次防诈宣传,乡镇营服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传递知识,将反诈的“种子”播撒在杨家咀村的田间地头。看着村民们拿着宣传单若有所思的神情,听着他们“以后可得多长个心眼”的朴实话语,工作人员深知,守护好乡亲们的“钱袋子”,让平安的根基在农村扎得更深更牢,是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诈骗分子在杨家咀村无从下手”,这不仅是他们的工作目标,更是对村民最真挚的承诺。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6158.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