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咸宁崇阳乡镇营服的工作人员走进白霓镇金星村,将精心准备的反诈知识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心坎上。
没有会议室里的正襟危坐,宣传点就设在村民常聚集的村头的广场上。工作人员深知,要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就得用村民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话。一位年轻的营服员工拿着喇叭,用地道的崇阳话打开了话匣子。他重点讲解近期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和以“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为名的养老诈骗陷阱。他结合真实的案例,把骗局的每一步拆解得清清楚楚:“您想想看,天上哪会掉馅饼?真有轻松赚钱的好事,会轮得到我们隔着屏幕的陌生人?”
讲解结束,村民们并未散去,而是围拢过来。“同志,我前几天接到个电话,说是儿子在外面撞人了,急要钱,这事靠不靠谱?”“我孙子总爱网上买东西,会不会也被骗?”面对乡亲们七嘴八舌的疑虑,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一一解答。他们现场指导几位老人如何在手机上开启“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功能,手把手教大家识别可疑链接和陌生来电。村民李大伯握着小册子感慨:“原来骗子这么多弯弯绕绕!这几个钱袋子、电话诈骗的图,我一看就明白,回去得跟老伴好好讲讲。”
除了讲解和答疑,工作人员还向村民们发放印有反诈提示的实用小礼品——围裙、购物袋。“这些小物件天天用,上面的提醒就能天天看,忘不了。”村妇女主任刘大娘赞不绝口。宣传队伍还走家串户,特别是对一些上了年纪、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进行重点走访,确保防诈知识覆盖到位,不漏一户。
暮色渐浓,工作人员踏上归途。村民们带着收获的知识和实用的宣传品,也陆续回家。乡村的夜晚宁静依旧,但一颗颗防范诈骗的种子已在金星村悄然播下。崇阳乡镇营服这场“零距离”的防诈宣传,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真诚的互动和实用的提醒,为守护好乡亲们的“钱袋子”,筑牢乡村反诈防线增添了一份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6152.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