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快讯网 > 陕西

传统与新能源的交汇点:一名电网守护者的培训沉思

2025-09-07 20:42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赵奢 阅读量:11617 会员投稿

       作者:罗阳

深秋的陕西技培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市的配电网一线班组长。作为“金种子”优秀班组长培训的参与者,我们不仅是技术的践行者,更是转型时代的思考者。  

这一次,培训的内容远超出传统技能训练的范畴。从TRIZ创新方法理论,到DeepSeek等AI工具的实际应用;从QC课题的精进分析,到创新思维的激发引导——课程设置显然意图让我们理解的不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而真正让思维发生碰撞的,是走进企业的实地参观。  

在西部电缆公司,我们看到的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精度与效率。流水线上机械臂有序摆动,检测系统自动识别微小瑕疵,物联网平台实时反馈设备状态——这一切,仿佛在告诉我们:传统并非贬义,而是升级的基础。  

而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工厂和隆基光伏展厅,则明显呈现出另一番图景: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比亚迪用电动车、储能系统、轨道交通构建起一个“用新能源重新定义生活”的宏大叙事;隆基则凭借单晶硅技术和氢能布局,展示出光伏不仅关乎清洁电力,更是一场材料革命与能源战略的深度融合。  

站在这些企业之间,我不断问自己:电网在这场变革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不再是传统的“电力输送者”,而逐渐变为“能源系统的协调者”。配网保护班的工作,曾经集中于故障隔离、继电器调试、定值计算等“防守型”任务,而如今,却必须面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冲击、微电网智能调度等全新挑战。电网正在从“单向输电”走向“多源互动”,而继电保护也不再只是一项技术,而是一张安全智能网的核心组成。  

这意味着,像我们这样的班组长,除了熟悉设备、精通规程,更需具备系统思维和跨界理解的能力。要知道光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如何影响馈线保护,要明白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冲击如何改变短路电流分布,要思考储能系统参与调频后对继保配合的新要求。  

这次培训于我,与其说是学习新工具,不如说是一次认知的重启。我意识到:首先传统电网保护技术必须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AI不应只是流行词,而应成为故障预测、诊断优化的日常工具;其次班组创新可以从QC小组延伸至跨专业协作,比如与新能源设备厂商共同研讨并网标准的安全边际;最后电网人亟需走出“舒适区”,主动理解新能源行业的语言逻辑与发展痛点。  

培训结束时,夕阳掠过技培中心的实训线路杆塔。我忽然觉得,我们正如这些杆塔——看似传统,却默默支撑着能源变革的每一度电、每一缕光。而这次“金种子”培训,为我们注入了不仅仅是新的知识技能,更是面对时代变革时的定力与信心。  

电网的未来,不再是单纯的电力传输,而是能源生态的枢纽。而我们,配网二次保护班的守护者们,正在学习成为那个默默支撑变革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shanxi/55831.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