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咸宁白霓镇,一场由咸宁联通带来的“便民服务进村组”活动,像一股清冽甘泉,悄然流淌进村民的心田。几张简朴的服务台在村口大树下支起,联通工作人员们与乡亲们朴实的笑容交相辉映,开启了乡村数字化生活的新体验。
网络提速点亮乡村生活
“网速快不快?俺这年纪大了,娃在外头总说要开视频看看我哩!”头发花白的陈老伯捧着崭新的智能手机,脸上写着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笨拙。他面前,联通的年轻志愿者小周正利落地连接着测速设备。屏幕上的数值飞快跳动,跳出了远超越陈老伯预期的速度。“哎呀,通了通了!这千兆网线跟通了高速公路似的!”看着清晰流畅地显示出在外地儿孙的画面,老伯惊喜地赞叹着,皱纹都舒展开来,不住点头。许多和陈老伯一样,习惯了缓慢拨号上网或依赖手机热点凑合使用的乡亲们,此刻亲眼见证了千兆宽带带来的震撼——高清视频通话不再卡顿,孙女爱看的动画片流畅得不见一点“圈圈”转,连村里的养殖户都在探头询问:“这么快的网子,能监控猪场不?”
筑牢防诈“防火墙”守好养老钱
信息高速公路既带来便利,也暗藏沟壑。对于留守家中的老人而言,那些精心编织的电话陷阱、假冒“领导亲友”的诈骗短信,往往是最难识别的陷阱。活动场地的一角,几位志愿者被乡亲们簇拥着。“您听说的‘猜猜我是谁’、‘中奖先交税’,都是老套路了,千万先核实!”年轻的志愿者小李一手举着防诈宣传单,一手捏着手机,用村民们最熟悉的方言,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娓娓道来。这些发生在邻县甚至隔壁村镇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共鸣。一位刚给骗子“退订”过所谓“百万保险”的大叔一拍大腿:“可不!前几天差点就信了!”志愿者们耐心解释着陌生链接为何点不得,为何“公检法”绝不会线上要求转账,更强调“天上掉馅饼”后头必有坑。这份接地气的讲解,让抽象的防诈知识落了地,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套上了一层抵御风险的“软甲”。
跨越“数字鸿沟” 银发连接新世界
智能手机的操作界面,在年轻人看来稀松平常,对许多银发老人却可能像看不懂的“天书”。活动现场,白发苍苍的王婆婆紧紧攥着她的“新手机”,眉头微蹙,眼神既渴望又有些怯生生的。“婆婆,别急,咱们慢慢来。”志愿者小张微笑着蹲下身,视线与老人齐平,“开机键在这里……屏幕亮了指头轻轻一划就能开锁。”他握起婆婆略带颤抖的手,手把手引导她的指尖触碰屏幕,感受反馈的力度。从划动解锁、打开微信语音聊天,到下载一个喜爱的楚剧APP,小张不厌其烦地重复,语速放得极缓,“点这,找一找那个‘加号’,再点这里”。几个来回下来,屏幕终于如愿亮起熟悉的亲友头像,王婆婆脸上终于绽放出孩童般的笑颜。志愿者们明白,对于这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理解一个图标、安装一个应用,远不止是技术的掌握,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这份跨越数字鸿沟的耐心与包容,让智慧生活不再冰冷,充满了体贴的温度。
夕阳渐渐染红了西边的山峦,这场联通“便民服务进村组”的活动也临近尾声。服务点上依旧人头攒动,那份被信任和满足的笑容,映照在每一位村民眼中。他们带走的,是更快的网络连接,是守护积蓄的知识盔甲,更是操作智能手机的自信微光。一条条看不见的银线悄然接入阡陌人家,承载的不仅是高速的数据,更是联通人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科技福祉普惠每一位乡亲的真挚承诺与滚烫心意,如晚风,温润地拂过白霓镇的山野林梢。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7030.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