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宁市通城县隽水镇山下屋村,一场特别的“上门服务”让78岁的李大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得知李大爷因腿脚不便,无法前往镇上办理手机通信“国补”优惠业务,咸宁联通通城分公司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携带设备驱车近20公里,将服务窗口延伸到了老人的家门口。
山下屋村地处山区,离城区较远。通城分公司在日常服务回访中了解到,像李大爷这样符合国家通信费用补贴政策条件、但因高龄或行动不便难以出门办理业务的老人并非个例。为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公司迅速梳理名单,组建了乡镇营服服务队,主动对接上门服务。服务队成员提前与李大爷的家人详细沟通,确认了办理所需证件材料与老人方便的时间。
当服务队抵达李大爷家中时,老人正倚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工作人员刘会立刻上前,半蹲在老人身边,用通城方言温和地解释着国家通信补贴政策的内容和办理流程。“李爷爷,这个‘国补’是政府给咱们的优惠,办了之后,您每个月的通信费用就能省下不少。”刘会耐心地讲解着资费明细。确认老人意愿后,另一位工作人员迅速拿出提前调试好的便携终端设备,现场进行信息核验、资料上传与业务受理。山间信号偶尔波动,他们便耐心调试设备,寻找最佳连接点。
整个办理过程高效而细致。确定信息无误后,李大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不到半小时,所有手续顺利完成。看着业务办理成功的确认界面,李大爷显得有些激动,他颤巍巍地伸出手,先是轻轻拍了拍刘会的手臂,继而紧紧握住:“真没想到啊,为这点事,让你们这么大热天特意从县城跑一趟……太麻烦你们了!”他反复说着感谢,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部享受了新政优惠的手机,脸上洋溢着安心与感激。家人也在一旁连声道谢:“老人年纪大了,出门一趟不容易,你们能来家里办,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临行前,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李大爷检查了手机的通话和网络功能,并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嘱咐他和家人:“以后手机使用上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办什么业务,直接打这个电话,我们会尽力帮忙。”车子缓缓驶离山下屋村,后视镜里,李大爷在家人的搀扶下,依然站在门口向工作人员挥手道别。
此次上门服务,是咸宁联通深化“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缩影。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司将主动摸排需求、组建流动服务队、为特殊群体提供主动上门服务作为常态化工作内容,将便捷与温暖送入千家万户。小小一部手机,连接的是亲情与外界,而登门入户的服务,传递的则是政策暖意与企业担当,让身处偏远乡村、行动不便的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服务零距离,关爱在身边”。阳光斜照在蜿蜒的村路上,也温暖着这片宁静的乡土。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6105.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