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门市分公司综合办公楼八楼,最里面有一间小办公室,这是荆门联通客户服务重大工单处理中心—黄周的“主战场”。作为专门处理工信部、管局、市长热线等社会渠道转办的专业人士,她日复一日地面对着一通通的电话,总能以声音为纽带,化解矛盾,赢得理解。
“您好,我是荆门联通的工作人员,工号XXXX,很高兴为您服务。”这句开场白,黄周每天要重复数十次,但每一次都保持着同样的温度和热情。
声音里的温度
前几日,黄周接到一个从通管局转派的单子。用户李先生因为套餐变更后费用增加问题,已经反映多个渠道,情绪十分激动。“你们联通就是诈骗!我要告你们!”电话那头的声音几乎是在咆哮。黄周没有打断用户,而是耐心倾听,偶尔回应一句“我理解您的心情”、“这个问题我一定帮您查清楚”。等用户情绪逐渐平稳,她才开始解释:“李先生,我查看了您的套餐变更记录,当时确实有客服人员告知过费用调整情况。不过考虑到您可能没注意到这个变化,我可以为您申请部分费用减免,同时详细解释新旧套餐的区别,您看可以吗?”
黄周没有推诿责任,而是站在用户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她的声音平稳而坚定,既保持专业又不失人情味。最终,李先生不仅接受了解决方案,还专门致电表扬黄周的服务态度。
可进可退的智慧
处理工单不是一味让步,而是找到平衡点。昨日,一位用户反映信号问题,要求巨额赔偿。黄周通过系统查询发现,该区域确实有过短暂网络优化施工,但时间很短,影响有限。
“我理解信号问题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已经优化完成。我们会催促相关部门尽快完成优化,完成后第一时间告知您。”黄周语气温和但坚定。
用户起初不接受,态度强硬。黄周没有争辩,而是耐心解释网络优化的必要性以及对未来网络质量的改善效果。她同时提供了几个备选方案供用户考虑。最终用户被她的专业和耐心打动,接受了解决方案。“处理投诉要松弛有度,既要理解客户的诉求,也要坚持原则。”黄周总结道。
话筒传递的信任
黄周的办公桌上没有锦旗,但她电脑里保存着许多感谢信。其中一位老年用户在信中说:“虽然没见面,但小黄的声音让我感到踏实,问题解释得清楚明白,不像有些人敷衍我们老年人。”这些来自电话那头的认可,是黄周最大的成就感。“通过话筒传递专业与温度,让用户从愤怒到理解,从质疑到信任,这就是我的工作价值。”
在信息化时代,客户服务不再是面对面的专属。黄周这样的服务者,通过电波传递专业与温度,一次次化解矛盾,提升着企业的品牌形象。她用声音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证明即使不见面,真诚服务也能直抵人心。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6053.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