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门联通客户服务部,有这样一个岗位,它如同一个信息的枢纽,连接着万千用户对优质网络的期盼与公司网络优化的最前沿。孟进进,正是这个关键岗位上的默默坚守者。她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在一根根电话线、一条条数据流中,为荆门联通的网络服务质量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总调度室”:聆听四面八方的网络“心声”
孟进进的核心工作,是围绕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展开。她负责全面受理和处理来自10010热线的网络质量相关服务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转派,更需要对用户描述的情况进行专业的初步判断,精准定位问题根源,从而高效地分派至相应的技术支撑团队。
此外,她的工作界面还延伸至更广阔的渠道:移动网络服务信号QQ群里的每一条反馈、查缺强网钉钉群里的每一个动态、维系小结中的相关记录、总经理热线、社会监督员乃至12315、12345平台转办的有关网络感知的工单,都会汇聚到她的案头。面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孟进进总是那个第一响应人,她用耐心倾听,用专业分析,确保每一个关于网络优化的建议和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与闭环处理。在她看来,这每一通电话、每一条信息,都不是冷冰冰的工单,而是用户的一份信任和一次改善的机会。
“数据画笔”:描绘精准更新的网络“蓝图”
除了前端受理,孟进进还承担着一项至关重要的后台支撑工作——按月更新客服支撑GIS打点系统。这个系统是直观反映荆门联通网络覆盖情况的“活地图”。孟进进需要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及时在地图上添加新的弱覆盖区域点位,实时录入网络割接信息、基站超长退服情况以及重要的广播信息等。
这项工作看似枯燥,却极具战略价值。通过她日复一日的精准维护,这张“网络地图”得以实时更新,不仅为前端客服人员提供了最权威的查询依据,更为公司进行网络规划、精准投资和快速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孟进进用她的细心和坚持,让无形的网络信号,变成了有形的、可追踪、可优化的战略蓝图。
“温情电波”:一次跨越年龄的“卡顿”化解
一天,孟进进接到一位老年用户的来电,电话那头的语气有些焦急。用户表示,子女给他新换了智能手机,但最近在家看视频时总是“卡顿”,他担心是自己操作不当弄坏了手机。
孟进进没有急于解释网络问题,而是先温和地安抚老人:“伯伯,您别着急,新手机一般不会那么容易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什么情况,好吗?”她引导老人一步步描述具体情况,而不是直接使用专业的术语。通过耐心的沟通,她初步判断可能是用户家周边区域正在进行网络优化调整,导致了暂时的信号波动。
她没有简单地告知“正在处理,请等待”,而是像晚辈一样,耐心地告诉老人:“伯伯,您放心,不是手机的问题。就像咱们马路有时候需要修整一样,咱们家附近的信号塔也在‘升级保养’,所以这两天可能会有点影响。我已经把您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了,我们的工程师会特别关注您这片区域,尽快让信号恢复顺畅。”
随后,她又贴心地提醒老人,可以尝试在靠近窗户的位置使用,信号可能会更好一些,并告知预计恢复的大致时间。几天后,孟进进照例进行回访,老人高兴地说:“姑娘,真的谢谢你,现在看视频可流畅了!你讲得清楚,态度又好,我这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这个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却真实体现了孟进进的工作哲学:将心比心,用真诚的沟通化解用户的焦虑,用专业的行动守护网络的顺畅。她虽然不曾出现在用户面前,但通过电话线传递的这份负责与温暖,同样赢得了用户的认可与信赖。
在平凡的岗位上,孟进进用她的专业、细致和耐心,默默守护着荆门联通的网络生命线。她既是用户与公司之间最畅通的“连接点”,也是网络优化背后无声的“耕耘者”。正是这份默默的坚守,让联通的服务信号,不仅满格在手机上,更温暖在用户的心坎里。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6971.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